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之前在寶寶餐具挑選全攻略中只簡單介紹寶寶進食的工具,今天幫大家整理寶寶從0-1歲半左右的飲食進程,不只是餐具推薦,還有寶寶大概會呈現什麼姿態、運用哪些能力,以及合適的食物類型,一次分享給大家!
這個階段的新生寶寶全靠喝母奶或配方奶獲得營養,人類真的很神奇,才剛出生就有吸吮母乳與奶瓶的能力。
這個時期寶寶可以開始吃糊狀、泥狀的副食品,雖然許多網路文章分享大概都是從四個月的時候開始,不過寶寶的舌頭在此時仍以伸出縮回為主,如果照顧者容易因此沮喪,晚一點開始副食品也沒關係的。
這個時候的寶寶能抬頭、開始對食物產生好奇,接觸副食品代表開始發展吞嚥能力,要注意的是,副食品並非主要營養來源,不需每餐都餵食,還是以母乳/配方奶為主作搭配唷!
另外要注意食物過敏的發生,最好一次試一種新的泥狀食物,且一種食物要吃10-15次以上更好~
這個階段可以給寶寶吃柔軟剁碎的食物,除了照顧者餵食之外,也可以讓寶寶開始自己手拿著吃,這時期頭部控制力更好,也能好好坐著,除了口腔咀嚼能力之外,手眼協調能力、抓握力也一起發展,也能自己抓握奶瓶喝奶或喝一點點水了。
要注意的是,食物剛轉換質地時,寶寶可能還不適應會吐出來,可以切細一點讓寶寶慢慢適應。而這個時期也開始長了牙,可以準備米餅給他,要注意的是食物無需調味,且隨著奶類攝取減少,要開始注意飲食的營養均衡。
這個時期可以吃再更硬一點的食物,發展出更好的咀嚼能力與吞嚥能力,可以開始讓孩子自己拿著湯匙叉子進食,繼續訓練手眼協調與抓握力,照顧者從旁協助即可,食物選項與質地可以更多元,依照孩子的咀嚼能力去準備食物,這時期要特別小心食物噎住的狀況,避免整顆糖果、花生或是蒟蒻果凍,或有彈性的食物例如丸子,水果也要記得切小塊。
這個時期已經完全停用奶瓶,可以不太需要協助地自己進食,米飯已經可以吃到跟成人一樣的硬度、可以吃剪斷的麵和小肉塊,幾乎就是跟著家人一起吃。這個時候除了上述提過的能力之外,也認識、學習更多餐桌禮儀或是對食物喜好的表達能力,吃飯也不再只是吃飯,還包含與家人互動的社交能力、建立緊密關係。
一樣需要注意食物噎住的狀況,另外也可以嘗試多元的食物烹調方式~
寶寶飲食進程受到身體心智發展的影響,也和環境、照顧者互動存在密不可分的關係,可以多多觀察寶寶在各方面的發展,適時搭配不同食物與工具,幫助寶寶鍛鍊進食技能!
最後想跟大家說,這只是大概的飲食進程,每個寶寶發展的時間都會不太一樣,如果有擔心的地方,直接諮詢醫生是最快的,不需要太緊張唷!